3月22日晚,在《紅旗頌》恢弘的旋律中在線證劵杠桿平臺,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演出“浦江春潮·啟航新程”在上海交響音樂廳拉開帷幕。
本屆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在演出規模上創下“上海之春”新紀錄。由著名指揮家俞峰擔任指揮,集結上海交響樂團、上海愛樂樂團、上海歌劇院合唱團、上海音樂學院音教系混聲合唱團、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,樂隊、合唱團成員總計350余人。這也是上海交響音樂廳有史以來舉辦過的編制最龐大的交響音樂會。
多年來,許多優秀作品和人才都在“上海之春”上嶄露頭角,包括《紅旗頌》《梁?!返纫慌鷥炐阕髌范际菑摹吧虾V骸弊呦蛉珖酥寥澜纭i_幕演出在曲目設置上,呈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,依次演繹了鋼琴與樂隊《紅旗頌》、小提琴與樂隊《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》、管弦樂《鮮紅的太陽》、二胡與樂隊《第六二胡狂想曲》以及交響曲《新時代》,分別由作曲家呂其明、陳鋼、周湘林、王建民、龔天鵬創作。
開幕演出當晚,94歲的作曲家呂其明也來到演出現場,全場觀眾與演奏家以熱烈掌聲向他致敬。1965年第6屆“上海之春”開幕音樂會上,上海交響樂團與上海電影樂團等聯合奏響呂其明先生的《紅旗頌》,成就一代經典?!都t旗頌》展現了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,天安門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盛況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海愛樂樂團的前身之一就是上海電影樂團,此次也是上海交響樂團與上海愛樂樂團的又一次攜手合作演繹《紅旗頌》。

開幕演出前,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帶來了一份1965年“上海之春”的節目單,《紅旗頌》是當年演出下半場的第一支作品:“時隔59年,兩支樂團聯合演出新版本《紅旗頌》,就像是一次歷史的重現?!敝芷秸f,這幾天在音樂廳排練:“兩支樂團在一起的聲量非常驚人,表現力非常可觀?!?/p>
上海愛樂樂團團長高山峰感慨,1965年“上海之春”演出管弦樂序曲《紅旗頌》時,呂其明先生才35歲:“今天,在第39屆開幕音樂會,呂老對《紅旗頌》又做了一次全新改編帶來鋼琴和樂隊版。下半場的《新時代》來自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龔天鵬,兩位”90后“作曲家,時空碰撞,兩支樂團150余人攜手合作,每一位團員都覺得非常激動?!?/p>
此次,著名鋼琴家孔祥東與樂團在“上海之春”舞臺上演奏鋼琴與樂隊版《紅旗頌》,通過對紅色經典的嶄新演繹,展現經典魅力??紫闁|談起自己對《紅旗頌》的感情:“我出生在1968年10月,與《紅旗頌》可以說是同時代的。”在他看來,前輩呂其明是偉大的旋律大師,每一個中國人聽到《紅旗頌》都會感到激動和熟悉,鼓勵創新的“上海之春”是中國音樂節的標桿,舞臺開放而包容,正如這座城市的文明。
今年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,本屆‘上海之春’再度演出《紅旗頌》,令呂其明十分感慨:“《紅旗頌》至今已有八個延伸版本,近60年來幾度修改最終定稿。鋼琴與樂隊版《紅旗頌》是管弦樂《紅旗頌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,用鋼琴主奏重要樂段,以拓寬和豐富《紅旗頌》的表現力?!碑斖?,《紅旗頌》演奏至高潮,現場一片沸騰,呂其明起身動情地向鋼琴家和樂團鼓掌致意。
演出上半場最后一支作品是由作曲家周湘林創作的管弦樂《鮮紅的太陽》,作品首演后成為國內諸多交響樂團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熱演曲目。周湘林談到,創作靈感來源于一望無垠的大海盡頭升起的鮮艷紅日,太陽意味著能量和生命。曲目中的一段音樂主題來自云南的民間音樂,表達人民載歌載舞的歡快場景。
“上海之春”從創辦之初就確立了“力推新人”的辦節宗旨。演出下半場曲目是大型四樂章交響曲《新時代》,由青年作曲家龔天鵬創作:“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和這么多崇拜的前輩在一起,滿心期待,無限珍感恩。”此次開幕演出,還遴選滬上三位新晉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等音樂大獎的樂壇新秀——朱婧、王睿一、王山擔綱獨奏、獨唱,他們演繹的三首作品,以西藏、新疆、青海三個地區的風情為創作靈感,體現了上海與對口支援地區攜手奮進。
《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》運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民間音樂旋律素材,吸收了民族民間樂器的演奏手法,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。樂曲誕生于1976年,至今已成為被演奏最多的中國小提琴獨奏曲之一。二胡與樂隊《第六二胡狂想曲》是去年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的委約作品和決賽必選曲目,樂曲取材藏族民間音樂素材,融入現代技法,雅俗共賞。女高音獨唱《青海情》的演唱者是樂壇新人王山,她表示“上海之春”貫穿了她的藝術成長之路。此次她演唱的《青海情》是一首反映青海生態文明建設、青海人開拓精神和對高原明天美好憧憬的歌曲,講述了高原兒女對青海深切的愛。
本屆音樂節將持續至4月14日,期間舉辦66臺主體演出,亮點紛呈,既有經典重譯,也有新人新作。音樂節將組織多場主題性演出,如“新時代交響序曲”音樂會、交響組曲《瀏陽河之光》、民族管弦樂組曲《永遠的山丹丹》、編鐘與民族管弦樂《千年絕響》音樂會、“天山南北”音樂會、“中國音畫”交響音樂會以及民族舞劇《醒·獅》等一系列主題演出。在扶持優秀原創藝術作品和年輕藝術人才上加大力度,推出29臺新人新作演出,占總演出數的44%,原創活力進一步顯現。
與此同時,音樂節進一步提升國際化程度,共有20多臺國際演出來滬交流,占演出總數量比例超過30%,團隊來自德、奧、意、法、俄、美、日等10余國。包括奧地利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《藍色狂想曲》、俄羅斯芭蕾國家劇院芭蕾舞劇《天鵝湖》、德國德累斯頓弦樂三重奏音樂會、啟迪之聲——丹麥阿卡貝拉組合音樂會都將登上“上海之春”舞臺。
本屆音樂節還將舉辦“中法音樂交流展演季”,通過許忠演繹柏遼茲戲劇交響曲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、法國五重奏音樂喜劇《鱒魚》、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、法國圣馬可室內童聲合唱團音樂會等7臺形式多樣的演出,以及藝術講座、大師班論壇等活動,紀念中法建交60周年,推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。
音樂節閉幕演出將于4月14日晚在上音歌劇院舉行在線證劵杠桿平臺,將由上海音樂學院與意大利科莫歌劇院聯合演繹羅西尼歌劇《塞維利亞理發師》,把原汁原味的經典歌劇搬上“上海之春”舞臺,助力上海“亞洲演藝之都”建設。